
武水镇玉屏村通过开展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图斑整治工作,昔日荒地摇身一变,成为乡亲们的“幸福农场”。
玉屏村是一个紧邻县城的城中村,这块位于村道旁的六十亩连片土地是村集体的预留地,由于对外招标招商工作进展迟缓,土地被闲置多年。长此以往,村民在这里搭起了棚子、支起了架子,用于堆放建筑垃圾和肥水肥料,不仅影响村容村貌,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。
为积极响应国家耕地保护政策,落实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问题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,玉屏村支村两委以建设“幸福农场”为目标,第一时间开展整治。
“我们把这片土地种上了油菜、大头菜,一年可以轮作三四番,把它包给村民。” 武水镇玉屏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陈保卫说。
如今的玉屏村,原本杂乱的土地被平整清退,一片绿油油的菜苗生机盎然,村民们忙着松土,种植油菜、白菜等,这也意味着这块“搁置”多年的土地彻底“改头换面”,恢复耕地本色。
清点村级资源,夯实发展基础。下一步,武水镇将加大对辖区内排查力度,进一步摸清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底数,并成立武水镇“幸福农场”指挥小组,制定《武水“幸福农场”项目建设实施方案》,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
武水镇副镇长盘博文表示,该镇持将续做好“幸福农场”后续管护工作,切实提高整改实效。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全力推进耕地“非粮化”“非农化”集中整治,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。
责编:唐芳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动画解读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五大亮点彰显“湘”式态度、力度、温度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改革为人民|千年天堑变通途
下载APP
分享到